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> 正文

南外高中毕业生陈彦祯:好风凭借力,助我上青云

来源:读创    时间:2023-06-20 14:11:27

读创/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包力


【资料图】

现就读于浙江大学的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(集团)高级中学(以下简称“南外高中”)毕业生陈彦祯,以轻松的语调回忆了他充满乐趣与收获的高中生活。无数的梦想在南外高中的沃土萌芽,继而自在生长,成为参天大树。

以下是陈彦祯回忆的内容:

三年的光阴,南外高中给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自由、开放与和谐的氛围,师生、学校与家长之间相互的信任,理解与包容。这些印象说普通也很普通,但正是因为它们,我的高中三年才始终过得愉悦而自在,我的高三才留下了最宝贵的回忆。

培优补弱,得遇良师

“培优”“补弱”课是南外高三的传统了,每门学科的每个老师都会负责一个时间段,一般在晚自习,要求学生们抽出一段额外的时间来复习巩固基础,刷题提升熟练度,抑或是做一些专题突破的训练。补弱课一开始是半强制性的,每个人都至少有出现在一门课的名单上。但同学们的主动与热情使很多课座无虚席,资料供不应求。相比于学生只需抽出时间跟着老师走,老师们准备资料、批改、讲解,显然更为辛苦,考虑到老师们的工作负担,本来是有人数限制的,但老师们从未拒绝任何一个学生的补弱需求。

比如我的语文老师何端芬,算上三班和一班的学生就有二十多位同学需要补弱,但仍有许多其他班的学生来向她请教。何老师布置的任务会顾及到我们多层次的学习需求,但也正因此,认真做完语文作业就会有一种踏实感。尤其对于我这种语文弱势的学生来说,跟着何老师的指导走,多问问题,加以自己的思考、总结,才使我语文最终不至于拖后腿。同样,更多的作业也意味着何老师要付出更多的精力来批改,反馈。我们常能看到何老师办公室的灯在最后才熄灭。有像何老师如此认真负责且严格的老师,真的是学生们的福气。

刘震老师作为物理老师也是我的班主任,在给我学习上提供各种帮助的同时,更指引着我个人品性的成长,让我的高三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,踏上学习的正轨。从“没收”洞洞鞋到旷课打球写检讨,“太糟糕了”是他的口头禅。有时动了真怒,言辞或有严厉,但根本上还是为了让我摆脱懒散的毛病,让我更注重自我的管理,为自己设立更高的目标。也正是在那次写检讨后,我最终下定决心,做出改变。

林野老师是我的数学老师,也是我每次数学培优课“蹭课”的对象,虽然每次脸上显得“极不情愿”,但总是笑骂着就让我进去了。我们之间这种默契而又充满玩笑的相处模式,让我的数学学习总是充满了灵感与收获。林野老师一直对我有着很高的期待,经常看我调皮用粉笔头砸我,也让我在备战高考时将这份期待转化为前进的动力。他的讲课方式一直很幽默,带有独特的东北味道,包揽了我们高三课堂上的大多数欢乐。

端丹老师对我从来都是耐心温和,即使我英语作文的书写糟糕透顶,仍会耐着性子的帮我指出每一处不足,并不忘加上一句好好练字。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考前的那个寒假,我们英语培优课虽然仅有四个人,但仍会在周末来学校上课,雷打不动。在培优补弱课程的支持与良师们的引领帮助下,我得以保持一个积极的心态面对最终的高考。

学习生活,同窗益友

南外高中的氛围有竞争,但更多的是携手追梦。在这里,所谓的“卷”,只是一种调侃,事实上从来都是学习资料的共享,解题思路的共研,困顿疲倦时的共勉。教室的最后一排是走读生的座位,到了晚自习就成了刷题的专座。楼上的录播教室也在中午被三五成群的学生们占领,成为相互讨论、激励的高考冲刺基地。

相比于有些室友喜欢晚上在厕所刷夜,我还是习惯在中午这个更能熬的时候学习。虽然我一直有午睡习惯,中午留在教室学习往往感到格外疲倦、枯燥,但人就是这样,不逼一逼、忍一忍,你又怎会知道自己还有多少潜力呢?

幸运的是,我还有一批“卷王”朋友李某,邓某,用他们永远比你早到教室的背影激励着你;能常找一班朋友宋某,魏某,詹某,在每天下午打会羽毛球保持健康的身体,积极的心态;可以打趣我的同桌,某个懒散的公子冰并聊点哲学人生;可以在宿舍跟室友一起傻乐呵,寻找快乐与活力,尽情释放一天学习的压力;可以在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里“奉旨”偷懒……这些都使我的高三生活始终充实有趣,张弛有度。

最后,由衷地感谢南外高中给我提供这样稳步成长的环境,厚积成才的机会。更感谢梁明校长给我的鼓励:“年轻人就要敢想敢试。”尤其记得这是梁明校长为我签浙大综评时的赠言。

审读:喻方华

关键词:

精心推荐

X 关闭

X 关闭